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在老家的日子里周逸夫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7 03:26:38 小学作文
在老家的日子里周逸夫作文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在老家的日子里周逸夫作文

在老家的日子

七年级作文 十中 周逸夫

我的老家在德江,在我的记忆里,只去过两次,为什么那么少呢?因为那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上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德江老家。我们老家不在城市里,而是在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边山腰上。由于德江的温度比铜仁低,山上都是黄色的一片,漫山都被枯黄的小草和枯黄的树覆盖住了,冷风吹来,萧瑟一片。

上山时,就看见路边有一座养猪的茅房,里面传出猪的叫声,还闻到一股猪屎的臭味,夹着浓浓的大粪的臭味,那股粪臭味就是从猪舍旁边的厕所里飘出来的,真叫人受不了,只好马上冲过去。

老家的房子是砖瓦房,没有多大,恐怕转一圈,半分钟都不用吧?但是门前有一块空地,比房子大多了。空地的周围,是翠绿色的一片,蔬菜几乎占满了菜地。

进了屋,窗户上粘满了窗纸,光线无法透过窗户射进来,就算是开了灯,也是昏黄一片,勉勉强强能够看得清五指。墙上不是黄色就是黑色的,冰箱、电视还是有的,还有一台炉子,要往里面加煤才会暖和。

爷爷奶奶看见我了,高兴得不得了,一会儿夸我长高了,一会儿问我想吃什么,他们的衣服都是黑色、灰色之类的颜色,黯淡无光,似乎他们平时都不大注意形象。

饭熟了,我们坐好,爷爷给我端来一碗饭,米粒上的颜色怪怪的,似乎和铜仁的米就是不一样。刚吃一口,就让人忍不住想吐出来,半馊不熟的味道,真不合我的口味。妈妈问我,我一说,妈妈就说:“农村的饭都是这样。”

听了这话,我想:“怎么坚持这几天啊!”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煮饭是用大锅子煮的,比电饭煲煮出来的饭味道差远了,煮饭的厨房里也是黑乎乎的,灶台上几口大锅,灶台下围着柴火,设备很古老,很落后。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基本上都是一个样,早晨起得晚,饭后就是看电视,晚饭后就又睡觉了,平淡无味,终于,三天的无聊时光过去了。

农村的生活就这么无味,跟城市里没法比,真希望以后这里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些。

篇一:散文《老家那盘青石碾》

散文:

老家那盘青石碾

蒋兴强/文

(2010年1期《中国散文家》“精品栏目”http://blog.sina.com.cn/zhongguosanwenjiaxiehui)

老家那条清亮逶迤的溪水、几丛墨黑茂密的竹林,还有那明晃晃、由近及远的水田与云蒸霞蔚、连绵起伏的茶山,一直是我不忍挥去的影子。闲暇之余,每当我听着空旷、缠绵的《茶醉》或掂一杯鲜茗,伫立于窗前,眼里就浮现出一个宽敞、平展的天然青石坝;恍惚间,石坝一角那古老的石碾也转动起来,且伴着一声声嘶哑、苍凉的“叽嘎——”吟唱,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来??我又想起爷爷了。

碾米与香火

在儿时的记忆里,爷爷身材魁梧、面色清瘦,常常着一身干干净净、洗得泛白的蓝布长衫,走起路来下半截衣衫总是像他那匆忙、稳健的步伐随风飞舞。在我幼年的眼里,爷爷的倜傥自信、呼风唤雨,丝毫不比当年的伟人逊色。

尽管爷爷不爱言笑,对我却永远是那么亲切、和蔼,丝毫不见平时的冷漠。这并不是爷爷精于筐、篓、席一类的篾活,也不是他在邻里盖房翻瓦、在渠江长江拉纤撑舵和队里犁田耙地总是胜人一筹,而是他每次见到我,即便是夏割秋收一脸汗水,或是饥饿疲乏的十冬腊月,脸上立刻就会春风拂面,笑得格外灿烂。然而,细数过往,爷爷脸上的气候,又总是与老家的石碾有关。

按老家风俗,孩子满一岁,再穷的家庭都要想法割点猪肉回来,然后把小孩放在小石磨上推一圈,让娃娃尝点肉,叫开“小晕”。说是孩子吃肉就不拉肚子了,将来有吃有喝也命好。据母亲讲,她刚生下我才十天,爷爷就按捺不住激动,趁过年的喜庆日子,一早安好碾架套上牛,脱下他的长衫把我包上,把一只装了几片腊肉的土碗放在我面前,让牛搭着我拉着碾辊走了足足6圈,说是给我开了个六六顺的

“大晕”。中午团年,爷爷又用他的长衫裹着,把我抱起“抖在上席”,让我就开始享受一家之主的至尊地位。意思是告慰祖先,家里添了“香火”,有了“男子汉”,以求地府有知,神明保佑。来年,果然风调雨顺,一家六口就分了600斤稻谷,比往年足足多200斤。于是,爷爷每月都会选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牵上家里的大水牛,挑上半担稻谷、带上撮箕、扫帚,去碾一回米。按爷爷当年的话说,他一听到我喊“爷爷”,心头就当碾了10回米。从这一年,我就开始跟爷爷睡在了一起,爷爷天天晚上都得半夜起来经管我拉撒,十几年如一日地热天帮我扇风驱蚊、冬天替我捂脚掖被。而我却每每想着米饭,常常梦回碾米,一阵乱蹬猛踢把爷爷给痛醒。让我不明白的是人家的爷爷动辄就训斥或惩罚些孙娃,而我的爷爷总是给我重新盖好被盖,说一句“朗哎睡的”了事。爷爷是这样解读的,白生生一碾盘的米,是种田人都爱。可是那米并不是有了谷种就有的,当人们发现撒下谷物有了苗苗时,你就得把他当生命,精心施肥上水,千万不能去盘算,耗了你多少劳力、去了多少成本。否则,你就只能让苗苗枯萎而颗粒无收。种地育人、习武经商、读书学艺与交朋结友、仕途官道一个理儿,筑桥的不是为了过桥,修宫的不是为了入宫,咱老百姓图的就是有口饭吃,有了香火就行??

碾辊及谷物

据说到我两岁时,全国就开始了砸锅卖铁“炼钢”,户户不准房上“冒烟”,家家清仓颗粒交公,一村人都得在“大食堂”吃大锅饭。劳燕为小,留粮防饥。爷爷在“交粮”时,就悄悄留下了两升稻谷。临近年关的深夜,正当爷爷偷偷架上碾架,喊上父亲和他一起拉辊碾米,却被村上的人抓了个正着,要把爷爷、父亲绑到村上去“收拾”。爷爷长衫一撩,一步就站出来,挡在父亲前面,谷是我留的;碾米,是我喊他帮的忙。“你们知道,我姓蒋的人品如何,谷子是我留的,准备给娃娃熬口稀饭过年。要怎么办,我跟你们去。”

事后才听人悄悄说,爷爷有兄妹六,个个都有儿有女,唯有爷爷没有自己的骨肉。父亲是爷爷的外侄,是他姐姐的小儿子;我们的姑也是从一外姓人家抱养的。虽然爷爷身材魁梧、英俊能干闻名十里八乡,这却成了爷爷从不言说的最痛,也是爷爷从小就护着我,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不敢欺负我的原因。再说从爷爷挨打后,爷爷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总爱瞅着门前的石碾发愁,常常一蹴就是半天。直到我五岁读识字班那天,爷爷才把我拉到石碾跟前,像授课一样对我说,干部就像碾辊,老百姓就是那稻谷,稻谷生来就是让辊碾压的,如果说那稻粒一碾就乖乖出米,自然就会滑落到谷粒下面去,身子与皮肉也少受些碾压,最后虽同样是让人蒸成米饭,有洁白如玉、体体面面一个善终,但远比瘪壳米幸运。你想,那只有半粒米的瘪壳谷粒,明明无法逃脱石辊的重压,偏偏它还当“犟拐拐”,“二冲二冲”往上爬,最终还不是被单独提出来碾压,落得个粉骨碎身,任人吞噬的命运?所以,鲁班在发明风车时,就利用风力把它归为谷物与空壳之间,让它单独走一个道,叫“二扬壳”。“二扬壳”,谁都不喜欢!

碾道和经筒

从明白一些事理后,我却觉得这石碾有某种兆头,它转动得频繁、正常,我们的日子就顺利、平安;它磕磕碰碰,我们一家人就多灾多难。后来,村里买了快速、高效的打米机,父亲要把谷子担去打,爷爷总是说:“省两个钱,家里称盐打油”,一如既往“碾子是碾子”安上碾架套上牛,让那嘶哑、苍凉的“嘎叽——”声,在冰冷的月光下、寂静的山村里唱响??

读三年级那年,我终于实现了爷爷的愿望,当上了“碾辊”——小学红小兵副连长。所不同的是我并没有像碾辊那样去压谷子,而是整天书包里放着本“红宝书”,上任的

爷爷的话,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如果让旁人听到了,也会在一夜之间挨斗的。不过,地主还分好地主坏地主,就让我糊涂了,听爷爷那口气,好像那位姓谢的地主比搜我们家稻谷那几个村干部还正直、还善良。可那些干部,一直是干部,有的甚至还升了级,就连我们校长都要听他们的呀?小小年纪就让我意识到这世间的事物有点复杂,“碾辊”这差事也不好玩。

不久,我的父亲因为打石头,凿了两个水缸卖了,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给村干部抓进学习班去了。一家之主遇难,妈从早到晚唉声叹气,爷爷回来锄头一放就蹴到石碾边,一支连一支抽起了闷烟,我们四兄妹也没有了往日的笑声。晚上,巴吸着叶子烟的爷爷把烟斗一磕,顺手提了个麻袋,走进里屋装了两升大米,只跟妈妈说了句,他去书记家“办点事”,就消失在夜幕里。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梦牵魂萦的石碾与古老的村庄已没有了当年的光泽。碾辊上一排排深刻的石齿,衍生出了一层薄薄的青苔;原来让牛走得光溜溜的碾道,也让飘零的落叶与岁月的尘埃埋葬;门前宽坦坦、明晃晃的水田早已杂草丛生,只有一两块水田像两面镜子,孤零零泛着白光;连绵起伏的山下,没有了云蒸霞蔚,也不见当年葱葱郁郁的茶树。遥望山下爷爷的荒冢,碾辊如喇嘛的经筒,在我思绪里滚动,那嘶哑、苍凉的声音,恍若信男善女在祈祷“阿弥陀佛”,只有一脸沧桑的爷爷,慈祥依旧??

2009年10月6日零点35分·达州陋室

篇二:小学作文:回老家过清明节

回老家过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说,这是纪念死去的亲人的日子。早上起来,我们就开始在浓浓的大雾中乘车出发回老家了。

路上到处是人,他们急急忙忙的赶着回家去过清明。有的买着纸钱和鞭炮,有的买着鲜花和水果。路两边的田野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金黄的油菜花就像金黄色的地毯铺在地上,美丽极了。

回到老家,我就与我侄女张思琪一起,跟着爸爸他们一起去扫墓。爸爸跟我讲了许多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以前他家里很穷,总是没有好吃的,没有新衣服穿,是爷爷奶奶吃苦耐劳,在艰苦的日子里想办法挣钱供他上学读书,直到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爸爸说,他永远都忘不了爷爷奶奶对他的恩情,所以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回到老家去扫墓。听了爸爸讲的故事,我收获很大,认为爷爷奶奶真的很伟大。

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前,我连忙跪了四下头,作了几下揖,并给他们烧了很多纸钱。我要祝福他们永远都幸福快乐。

1

篇三:老家的旧房子1000字作文

再次回到老家的旧房子。无言独立,轻抚粗糙的泥砌墙壁。这个承载许多回忆的地方,以静默的姿态,安详宁静地矗立了许多年。

好多年没有再回来这里了。

记得小时侯,很是喜欢回老家。那里,会有很多南方特色小吃。像米糕,表面多粉,入口微甜。像锅煎,一大块的,里面放着美味的馅,切割成长方形的形状,还有奶奶亲手弄的米花。

小孩子最是喜欢甜品了。玩累了,偷偷地潜进厨房,用玩耍后泥泞的手,未洗净就抓住灶台上的甜品,径直放进嘴里。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那是一个慈爱的老人家,温柔慈祥的眉眼,宁静的目光,饱含柔情。她拉着我泥泞的小手来到井边,用那清凉井水细致地洗净我的手,轻声说仿佛呢喃,永远都是“不洗手就吃东西,肚子里就会长虫虫,疼的你睡不着觉:糖吃多了,牙齿就会被虫虫,到时就像奶奶一样,没有了牙齿,成了一个小老人了”云云。

虽然很害怕,但即使被说上很多次,年纪小时还是未曾改过习惯。仿佛奶奶轻声劝说也成为溶入骨血的一部分,在身体里在皮肤下绵延缱绻。慈祥的眼,粗糙但温柔的手。

老家的房子是旧式的建筑风格。木制的暗红的门,纹理清晰,因岁月久远漫漫剥落的皮层,摸上去有微刺的质感。跨过门槛,就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条青板路,旁边有一块长满了荒草的空地。“那年,你走后没多久,这里就刮起了台风,连下了好多天的雨。你种的那些太阳花全都死了。多好的太阳花,你爷爷可喜欢它们了。那些花死后,他就把地给空着,说要等小不点放暑假回来住时,又在这里种满太阳花。谁知,你一走就好多年都没有回来??”奶奶在我身后轻声地说。呵,那些长着翠绿娇嫩叶子,永远只会在晴天里绽来笑脸的太阳花,它们是始终追逐着太阳的可爱的孩子。猛然发觉,失去了的东西无论你如何努力找寻都不会再寻回,而过去了的美好时光也不能再回头了。右手边便是卧室。里面有一个木制的箱子,沉重厚实,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打开来,浓郁的古老的气息萦绕在室内久久不散。里面堆放着父亲的旧课本和一叠文稿。翻开来看,不难发现,父亲是一个聪明的人。

整个房子是静立的风景,房间内暗影浮沉,家具在阴影中像沉默的智者。他们,用淡定的眼神,用细腻的感触,感受一切的人情冷暖。一幅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婉约模样。

不知道它存在几许年了。那种经历风雨之沧桑,被灼烧到熔点,冷凝后沉淀下来的静尘。以它特有的韵味,深深根植入脑海。

曾经在老家住过些时日。白天和小伙伴们绕着村子到处跑,每到吃饭时间,奶奶就会迈着蹒跚的步伐,扯着嗓子到处找我。没有呵斥,只有淡淡的微笑。这笑,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到了晚上,就早早地睡去了。待到天明,慢慢醒转。细细捂好被子,贴着下巴。奶奶已

经起床,她是经常早起的。半世纪的辛勤劳碌,所养成的许观。即使没有很多活做,一到清晨,便又清醒,复找事做。

奶奶的眼睛清亮,笑起来的时母性的光辉,可以把一切黑暗丑恶的东西感化。做错了事,会过头,便是奶奶包容的微笑。在明媚的阳光下,或是在房间的阴影里,眼里所承载的,是一个世界。

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搬进了父亲在一座新城市里买的一间房子。房子变得明亮许多,也不像老房子般狭窄,连生活用品都收拾得整整有条。总觉得,新房子比老房子少了一股味道。不可以乱蹦乱跳,因为楼下的住房会投诉我们。没有了青板路,取而代之的是长长的水泥楼梯;看不见木制的暗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扇扇冰冷的铁门。听不到熟悉的乡音,周围的人都在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是陌生。

故地重游,依然满眼翠绿。长相奇怪的枝干向高,向南生长,庞硕的枝干挂着秋千。墨绿,浅绿,湖绿,沽绿交错相映。几个孩子在树阴下快乐地玩着玻璃球。都是熟悉的房子,熟悉的人,熟悉的树,周围充满了熟悉的味道,心一下子变得安定了。

故乡的水土养育了一方人,被一代一代的人饮用、享受,最终只剩下寥寥。那是无私的馈赠。它就像是彩色的玻璃球,透过玻璃球看到的永远是一个世界。

记得书上说,一个人对故乡的感情不是浅淡的忆想梦吟,而是深沉浓烈的爱。

故乡所牵绊住的,是游子的心。

人与故乡的关系,是风筝与线。

篇四:站在……的门口优秀作文

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4)不少于800字。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爱她那明月下的半墙,爱她那三五之夜的静谧,爱她的窄小且简朴。

每每翻开那充满书香的语文书,扑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轩。这里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被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小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他,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种被书拥挤着的幸福感,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也怪不得震川先生独自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此细腻的文章。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朦胧依稀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这份静谧,这份和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

【点评】

文学艺术作品魅力无穷,它可以滋养人的身心,牵扯人的灵魂。孔老夫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青年学子品美文,心灵为之感动,情操为之陶冶,想象为之激发,还被它成就了考场美文一篇,这不正是阅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对于抱怨缺乏直接生活感受的中学生来说,合理利用阅读得来的间接生活为文,不也是路径之一吗?

[优秀作文]

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然而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但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搅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点评】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

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

站在车站的门口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这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点评】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作者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更可贵的是,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得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

站在老家的门口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路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我们的胡同院还在吗?那棵高大的槐树还在等着我放学回家吧!那古墙还在焦急地等着我的情书吧!我闭上眼。

“吱呀”一声响,门开了,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随即悬空,像掉入了一个古老悠远的梦境里,那“吱呀”的声音像一首从远古传来的歌谣。

手指轻轻叩响古墙,发出“梆梆”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钝厚温柔的声响,古墙斑驳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些许皱纹。我不在的时候,古墙就是借青苔的手为我一笔一画写下思念的文字。记得童年时候的我,笑声溅湿了你的脸,槐花瓣儿簌簌落下,淡黄色的花蕊落地,我总爱捡起贴在你苍老的脸上。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看见奶奶依然安详地在树下纳着鞋底,总感觉奶奶的鞋底沾了槐花的香味,总爱穿着不肯脱下。恍惚间看见母亲在屋内张望,该是在想今儿贪玩的娃又忘了回家吧!看见父亲弯着腰,将水桶放进水井,担起满满的一个月亮,然后有节奏

下页余下全文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