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计算机论文 > 教育资讯

电子网络与科学工作的社会结构[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00:36:21 计算机论文
电子网络与科学工作的社会结构[1]计算机论文
【毕业论文网 - 计算机论文】
最近几年,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风靡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一直
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呈爆炸式增长。网络技术的迅速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也吸引了多学科的兴趣。(1) 对和技术学来说,电子网络的兴起具有双
重的意义。一方面,作为人类交流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为技术社会学家考察技
术变迁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案例;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家群体从一开始
就是使用网络最多的用户,以及交流在科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电子网络被科学家采
纳和使用的状况及其对科学家工作方式和科学交流体制的程度,也开始引起科学
社会学家的重视。许多人已经注意到,界日益增加的上网人数和用网频率正在引
起科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交流方式)的重大变化,但迄今为止,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
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家群体对网络技术的采用仍很不平衡。我们认为,注意到这两方面
的情况是十分有益的,它将使我们在考察和估价一项技术创新的社会作用时,避免单
向性的思维和简单化的结论。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评述技术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的
有关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就电子网络对科学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行初步。
1 职业组织中的技术变迁
关于技术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典型立场和观点:
一是技术决定论,二是社会决定论。按照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后果与影响是内在于技
术之中的,因而一种机器(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它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就只是个时
间。正如埃吕尔( J.Ellul )指出的,“在技术与它的使用之间不存在什么差
别。(在技术面前)个体面临着一种唯一的选择,或者按照技术规则所要求的去使用
技术,或者根本就不使用技术。”(2)因为一旦技术(系统 )被使用,它们就需要高
度的一致性,而不管使用者的意图如何。社会决定论则认为,社会的运行有其内在的
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受现有的常规秩序及其意识形态基础的支配。按照这种观点,所
有的技术变迁都会被置于常规秩序中加以权衡,因此,新技术要么不被采纳,要么经
过改造以适应现有的社会结构。(3)
极端的技术决定论和极端的社会决定论由于各自的缺陷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
批评,以致于它们常常不得不汲取对方的某些观点而使自己的立场更加“温和”。许
多人已认识到,技术和社会结构从性质上看既有“柔性”的一面又有“刚性”的一面
:柔性或可塑性意味着允许技术与社会结构互相决定(支持或约束)对方的发展,刚
性则规定了这种相互决定的限度。从目前有关研究的看,两种决定论的分歧尽管
依然存在,但争论已主要不是诉诸思辩推理,而是将问题转变为可以经验地加以检验
的具体假说。如果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技术变迁中是重要的决定因素,那就应看到
,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使用情况是不同的(或者,相同技术被采用的形式
是不同的);相反,如果技术自主地发挥作用,则可预期该技术将以相同的方式被用
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近年来的经验研究表明,技术革新尽管无疑是推动社会变迁的
重要力量,但其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要受到新技术植根其中的社会因素的制约。
比如,诺伯(D. Noble)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美国自动化工具机的开发深受少数
大的用户(特别是空军)的实践和利益以及管理人员试图控制其功能的兴趣的影响。
他还发现,在食品零售业中,超市系统内部的关系,零售商、供货商、消费者和政府
之间的关系,共同影响了美国肉类加工的中心化和结帐扫描的电脑化。(4)托马斯(R
.Thomas )在其近作《机器不能做什么》一书中则认为,如果既有的社会关系体系抵
制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就很可能被改造以适应这些社会关系。他十分强调工程技术人
员的价值体系对技术采纳过程的社会选择作用,认为尽管这种价值体系是由理性
加以引导的,但这种理性本身却深受决策者的社会背景的影响。(5)在对电脑技术的社
会研究中, 人们尤其看到了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性。由于电脑技术具有更大的弹性,
社会因素有可能在它与各种工作体系结合的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卡劳恩(C.J.Calh
oun)在“微机革命”一文中考察了办公电脑化由于妨碍既有的地位体系而受到的抵制
,发现高级管理人员会抵制那些影响他们的地位或其秘书部门地位的技术变迁。(6)在
探讨电脑对组织的影响时,科林(R.Kling)也认为社会环境能极大地影响到一项技术
的哪些方面被开发、如何使用该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会带来什么后果。比如,电脑技
术在一种情况下可降低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会提高组织的精英控<计算机论文